首页

sm免费国产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时间:2025-05-29 07:30:35 作者:“黄金水道”添活力 杭甬运河启建双百亿级临港产业区 浏览量:86617

  中新网绍兴5月28日电(项菁 沈嘉玲)5月28日,杭甬运河永和联甬临港产业区启动暨纯甲醇电动智能船全球首台套项目启动仪式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永和镇举行,这也意味着杭甬运河沿线将打造双百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千年“黄金水道”再添新活力。

  杭甬运河,古称浙东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西向东连接着杭州、绍兴、宁波。其中,沿线的永和镇因水而兴、航运发达,历史上曾是运河沿岸繁荣的商埠。

航拍启动仪式现场。 (无人机照片)俞林敏 摄

  如今,永和镇坐拥绍兴“H形千吨级航道网”核心枢纽,向东直连宁波舟山港,向西融入浙北高等级航道网,向北贯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向南衔接义乌国际陆港,形成“江河海联运、水陆铁衔接”的多式联运格局。

  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杭甬运河永和联甬临港产业区应运而生。

  据介绍,该产业区规划占地面积500亩,计划打造覆盖甬绍、辐射华东地区的“水运+公路”多式联运港口枢纽。建成后,该产业区将形成“前港后市”两期区域,以及集散物流中心、新能源智能船舶制造、绿色金属加工及交易三大产业区块,并打造成双百亿级临港产业集群,推动传统水运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作为该产业区的重点项目,纯甲醇电动智能船全球首台套项目也于当日正式启建。该船型采用甲醇清洁能源,结合电动化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船舶全程低碳、低排放和高能效运行,可广泛应用于内河航运与近海物流。据悉,该项目现已拿下22艘国内订单。

  眼下,上虞区正着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上虞区永和镇主要负责人表示,纯甲醇电动智能船全球首台套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吸引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导航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加速形成“研发+制造+运营”全产业链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千年古城山西新绛:“指尖”非遗“捏出”家国情怀

西安9月27日电 (阿琳娜 李杨 崔江波)记者27日从西京医院获悉,该院近日接诊了一位被“包袱”压弯腰的男子,经过13天精心治疗,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团队成功为其切除重达13斤“包袱”。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河北唐山大型户外实景秀:2000架无人机“点亮”城市夜空

7月3日,景德镇市财政局与昌江区财政局前往鱼山镇开展农业保险防汛救灾工作。与受灾农户面对面沟通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承诺将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数据完成查勘定损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快速理赔,并协助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

三部门: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一是加快培育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深化各领域多学科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大力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熟悉产业现状、把握世界科技大势、善于统筹协调的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二是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既要尊重科技自身发展内在规律,又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拓展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着力构建系统性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本身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通过资助科技计划项目、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鼓励支持先发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以更好保障知识产权为创新者减负鼓劲,激发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经济日报)

“五洲青年大合奏”在纽约上演

2021年10月民革中央印发《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县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民革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贵州等8个省级组织分别与贵州毕节纳雍县羊场、昆寨、锅圈岩、猪场、董地、左鸠戛、新房、玉龙坝建立了定点结对帮扶,建立“1+1”结对帮扶机制。

2024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活动走进泰国清莱

老挝总理宋赛在致辞中表示,老挝鼓励和积极支持老挝工商界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台,加强与域内各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同各方一道继续深挖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蕴藏的巨大潜力,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东盟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